北京宜信公益基金会近期正式发布2024年度报告,全面展现了基金会在推动乡村发展与公益创新方面的扎实成效与前瞻探索。报告彰显了基金会作为公益生态平台的重要桥梁作用,高效联结政府、企业、捐赠人、志愿者与受助群体,持续以专业能力和创新模式履行社会责任。过去五年来,宜信公益累计公益支出达760万元,覆盖全国27个省市,惠及超过10万人,在乡村教育、健康保障和产业振兴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公益慈善事业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此进程中,北京宜信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赵玫女士表示,基金会积极发挥慈善组织的补充作用,致力于通过多元协作链接资源,推动实现物质、精神与能力并重的公益实践。
过去五年,基金会累计公益支出达760万元,覆盖27个省市,受益人数超过10万人。展望未来,基金会将继续以专业的精神和创新的思维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AI赋能教育、科技助农和文化振兴等领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在促进社会进步、共享发展成果等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北京宜信公益基金会始终以“未来乡村,美好家园”为使命,聚焦乡村教育、文化与健康领域。过去五年间,基金会通过“苔花校园”项目促进教育公平,借力“未来乡村”项目驱动产业与经济升级,并依托“保贝计划”构建儿童健康防护体系。截至目前,这些项目已覆盖全国27个省市,累计惠及超过10万人。

教育是国之根本,是强国富民的基石。作为基金会的旗舰项目之一,“苔花校园”通过校园建设、课程开展、教师培训和学生活动等多维度的支持,建立软硬件一体的教育服务体系。基金会还为乡村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苔花校园”改善的不仅仅是校园硬件条件,也考虑到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帮助乡村儿童获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机会,为未来乡村发展赋能。

除了“苔花校园”项目外,基金会还积极拓展其他领域的公益项目,致力于全方位推动乡村发展和社会进步。“未来乡村”项目聚焦于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支持创业带头人培养和推动产业升级等方式,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例如,项目通过引入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当地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增加收入来源。

“保贝计划”致力于构建乡村儿童全方位健康防护网,核心是提供重大疾病保险与心理健康支持。自2014年启动,已累计为4万名儿童提供超26亿元保障。项目持续拓展,于2022年升级并开展50场家庭财务工作坊,2024年联合发布《心智障碍家庭金融健康成长研究报告》。
北京宜信公益基金会将继续秉持“未来乡村,美好家园”的使命,以专业精神和创新思维为双翼,在AI赋能教育、科技助农、文化振兴等领域持续探索。基金会将不断强化公益生态的桥梁作用,高效联结社会各界力量,让每一份善意都能点亮希望,每一次行动都能催生改变。
